发布时间:2025-09-09 17:26:08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9日 17:25
点击量:0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农药残留检测已成为食品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小麦粉作为全球主要粮食作物加工产品,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马拉硫磷和杀螟硫磷是两种常见的有机磷类农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防治害虫,但过量残留可能对人体产生神经毒性和其他潜在危害。因此,开展小麦粉中这两种农药的测定能力验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力验证是通过实验室间比对,评估检测机构在特定项目上的技术水平和数据可靠性,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比,并符合国家及国际标准要求。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实验室的整体检测能力,还能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推动行业标准的持续完善。
本次能力验证的主要检测项目为小麦粉中的马拉硫磷(Malathion)和杀螟硫磷(Fenitrothion)。马拉硫磷是一种广谱杀虫剂,常用于防治仓储害虫和田间作物害虫,其残留量需控制在安全限值内,以避免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杀螟硫磷同样属于有机磷类农药,主要用于防治水稻、小麦等作物的螟虫,其残留问题同样不容忽视。能力验证要求参与实验室准确测定这两种农药在小麦粉样品中的含量,评估其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精确度和可靠性。检测结果需与参考值进行比对,以验证实验室是否具备稳定的检测能力,并确保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提供可信的数据支持。
在进行小麦粉中马拉硫磷和杀螟硫磷的测定时,常用的检测仪器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以及气相色谱仪(GC)等。GC-MS因其高灵敏度和特异性,成为农药残留分析的首选仪器,能够有效分离和定量复杂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HPLC则适用于热不稳定或极性较强的农药检测,通过紫外或荧光检测器实现准确测量。此外,样品前处理设备如固相萃取(SPE)装置、均质器和离心机等也是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用于提取、净化和浓缩样品,确保检测过程的准确性和重复性。能力验证中,实验室需根据标准方法选择合适的仪器,并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以保证检测数据的可靠性。
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样品前处理和仪器分析两个关键步骤。样品前处理通常采用QuEChERS(快速、简便、廉价、有效、耐用、安全)方法,通过乙腈提取目标农药,再利用净化剂如PSA或C18去除干扰物质,最后浓缩定容。仪器分析则多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通过优化色谱条件(如柱温、载气流速)和质谱参数,实现马拉硫磷和杀螟硫磷的分离与定量。内标法或外标法常用于校准,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能力验证要求实验室严格遵循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方法验证,包括检测限、定量限、回收率和精密度等指标的评估,从而证明其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能力验证的检测标准主要依据国家及国际相关法规和指南,如中国国家标准GB 23200.113-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残留最大限量》和GB/T 20769-2008《水果和蔬菜中多种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以及国际标准如ISO 17043《合格评定 能力验证的一般要求》。这些标准规定了农药残留的限量要求、检测方法验证程序和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参与能力验证的实验室需确保其检测过程符合这些标准,并通过比对参考物质或参与环试验证数据的准确性。最终,能力验证结果将评估实验室是否达到预设的合格标准,如Z值评分(|Z|≤2为满意结果),从而为实验室的认证和持续改进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