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11 14:24:30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1日 14:24
点击量:0
氧气透过量是衡量塑料薄膜材料阻隔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尤其在食品包装、药品包装、电子元件封装等领域具有关键作用。塑料膜氧气透过量的测定能够评估材料对氧气的阻隔能力,从而确保包装内容物的质量和保质期。在实际应用中,塑料膜的氧气透过量越低,说明其阻氧性能越好,能够更有效地防止氧气进入包装内部,避免产品氧化、变质或性能下降。因此,准确测定塑料膜的氧气透过量对于材料的选择、生产工艺的优化以及产品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详细介绍塑料膜氧气透过量测定的相关项目、使用的检测仪器、具体的检测方法以及遵循的检测标准,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关键测试过程。
塑料膜氧气透过量测定的主要项目包括氧气透过率(OTR,Oxygen Transmission Rate)和氧气渗透系数(OP,Oxygen Permeability)。氧气透过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氧气通过塑料膜的量,通常以立方厘米每平方米每24小时(cm³/m²·24h)或类似单位表示。这一参数直接反映了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阻氧性能。氧气渗透系数则是一个更基础的参数,它考虑了材料的厚度,用于比较不同厚度材料的固有阻隔性能,单位通常为立方厘米·毫米每平方米每24小时每大气压(cm³·mm/m²·24h·atm)。此外,检测项目还可能包括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对氧气透过量的影响分析,以确保测试结果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适用性。
用于测定塑料膜氧气透过量的主要仪器是氧气透过率测试仪,常见的有压差法和等压法两种类型。压差法仪器(如MOCON公司的Ox-Tran系列)通过测量氧气在薄膜两侧压力差下的渗透量来计算透过率,适用于各种塑料薄膜材料。等压法仪器(如Systech Illinois公司的8001型号)则基于传感器技术,直接检测氧气通过薄膜后的浓度变化,操作更为简便且适用于高阻隔性材料。此外,一些高级仪器还配备温湿度控制系统,以模拟实际存储或使用环境,提高测试的准确性。仪器的选择需根据测试材料的特性、精度要求以及预算等因素综合考虑。
塑料膜氧气透过量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压差法、等压法和库仑法。压差法是传统且广泛使用的方法,其原理是将样品置于两个腔室之间,一侧充入纯氧或空气,另一侧保持真空或低氧环境,通过测量压力变化或气体流量来计算氧气透过量。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塑料薄膜,但可能受样品厚度和均匀性影响。等压法则使用传感器直接检测氧气浓度,操作更自动化,适合快速测试和高精度需求。库仑法基于电化学原理,通过测量氧气通过薄膜后产生的电流变化来确定透过率,适用于极低透过率的材料。在实际操作中,样品需预先条件化(如在一定温湿度下平衡),以确保测试结果的重复性和准确性。测试过程通常包括样品制备、仪器校准、数据采集和结果分析等步骤。
塑料膜氧气透过量的测定遵循多项国际和国内标准,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常用的国际标准包括ASTM D3985(采用库仑传感器检测塑料薄膜和薄片的氧气透过率)、ISO 15105-2(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率的测定-第2部分:等压法)以及JIS K7126(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在中国,相关标准包括GB/T 1038(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压差法)和GB/T 19789(包装材料塑料薄膜和薄片氧气透过性试验方法库仑检测传感器法)。这些标准详细规定了测试条件、样品尺寸、仪器要求、数据处理和报告格式,帮助实验室和行业实现标准化操作。遵循这些标准不仅提高测试准确性,还便于不同材料或产品之间的性能比较和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