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臂综合检测技术指南
机械臂作为自动化生产的核心执行单元,其性能与可靠性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和安全性。一套系统、科学的检测体系是保障机械臂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以下为机械臂综合检测的核心要素:
一、核心检测项目
-
运动性能检测:
- 定位精度: 末端执行器到达指令位置的实际偏差(静态)。
- 重复定位精度: 多次到达同一指令位置的一致性偏差。
- 轨迹精度: 沿规定路径运动的实际轨迹与指令轨迹的偏差(动态)。
- 速度特性: 最大运行速度、速度稳定性、加减速特性。
- 多轴联动性能: 多轴协同运动时的轨迹平滑度与精度。
-
负载与力学性能检测:
- 额定负载能力: 在规定速度和精度下能稳定搬运的最大质量。
- 过载能力与保护: 超出额定负载时机构的响应及保护机制有效性。
- 末端刚度: 末端执行器在受力下的变形量。
- 关节力矩/力输出: 各关节实际输出力矩/力与指令值的匹配度。
-
动态特性与振动检测:
- 固有频率: 机械臂结构的主要共振频率。
- 振动幅度: 运行过程中关键部位的振动烈度。
- 运行平稳性: 运动过程中是否有异常抖动、冲击或噪音。
-
寿命与可靠性检测:
- 关键部件寿命: 减速器、轴承、伺服电机等核心部件的加速寿命试验。
- 连续运行可靠性: 长时间、规定工况下的无故障运行时间。
- 磨损与间隙: 传动部件磨损情况及由此产生的运动间隙。
-
安全功能检测:
- 急停响应: 触发急停按钮后,机械臂停止运动的时间和距离。
- 安全空间限制: 机械臂是否严格在设定工作区域内运行。
- 碰撞检测与响应: 发生非预期碰撞时的感知能力和安全停机机制。
- 安全电路有效性: 所有安全相关电路和功能(如安全门联锁)的验证。
-
环境适应性检测 (可选/根据需求):
- 温湿度影响: 在不同温湿度环境下性能参数的变化。
- 防护等级: 防尘、防水能力(如IP等级)验证。
- 抗电磁干扰: 在电磁干扰环境下运行的稳定性。
-
控制系统与软件功能检测:
- 指令响应: 控制系统接收指令到开始执行的延迟。
- 通信稳定性: 与上位机或其他设备通信的可靠性。
- 轨迹规划能力: 复杂轨迹的生成、优化与平滑执行效果。
- 故障诊断与记录: 故障发生时的报警、诊断信息记录功能。
二、关键检测范围
检测不仅针对机械臂本体,还应覆盖其运行生态系统:
- 机械臂本体: 所有运动关节、连杆结构、传动系统(减速器、丝杠等)、基座。
- 驱动系统: 伺服电机、驱动器及其连接。
- 控制系统: 控制器硬件、控制柜、示教器/编程器。
- 感知系统: 内置或外置的力/力矩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编码器、旋变等)、碰撞检测传感器(若适用)。
- 末端执行器: 夹具、焊枪、涂胶枪等工具及其与机械臂的连接接口(法兰)。
- 线缆与管线包: 动力线、信号线、气/液管路及其保护套的磨损、老化、布局合理性。
三、主要检测方法
-
静态精度测量:
- 方法: 使用高精度测量仪器(如激光跟踪仪、激光干涉仪、千分表)在机械臂静止状态下测量末端相对于固定参考点的位置偏差。
- 应用: 定位精度、重复定位精度检测。
-
动态轨迹测量:
- 方法: 利用激光跟踪仪或光学运动捕捉系统,实时采集机械臂末端在运动过程中的空间坐标,与理论轨迹进行对比分析。
- 应用: 轨迹精度、速度特性、多轴联动性能检测。
-
力学性能测试:
- 方法: 在末端安装经过标定的六维力/力矩传感器,测量机械臂在加载状态下的实际输出力/力矩、末端变形(刚度),或模拟过载测试保护机制。
- 应用: 负载能力、末端刚度、关节力矩输出、过载保护测试。
-
振动与动态信号分析:
- 方法: 在关键部位(关节、连杆、基座)布置加速度传感器,采集运行时的振动信号,通过频谱分析、时域分析等手段识别频率、幅值、异常冲击。
- 应用: 固有频率、振动幅度、运行平稳性检测,故障诊断。
-
寿命与可靠性试验:
- 方法: 在加速工况(如加大负载、提高速度、延长运行时间)下进行长时间连续运行测试,记录故障间隔时间,检查关键部件磨损。
- 应用: 关键部件寿命评估、连续运行可靠性测试。
-
功能与安全测试:
- 方法: 通过模拟测试和实际操作验证各项功能。如触发急停按钮测量停止时间和距离;人为设置障碍物测试碰撞检测;验证安全空间限制功能;测试所有安全电路。
- 应用: 所有安全功能检测、软件功能验证。
-
环境试验:
- 方法: 在温湿度试验箱或特定环境舱中运行机械臂,监测性能参数变化;进行防尘防水喷淋测试。
- 应用: 温湿度适应性、防护等级验证。
四、常用检测仪器
-
高精度坐标测量设备:
- 激光跟踪仪: 高精度动态和静态空间坐标测量(精度可达微米级),是轨迹和定位精度检测的核心设备。
- 激光干涉仪: 超高精度测量线性位移(常用于校准),也可用于直线轴精度检测。
- 光学运动捕捉系统: 多相机系统,适合大范围或特定需求的动态轨迹捕捉。
-
力学测量仪器:
- 六维力/力矩传感器: 直接安装在末端法兰与工具之间,精确测量三个方向的力和力矩。
- 高精度测力计/推拉力计: 用于静态加载测试或简单力测量。
- 应变片系统: 用于测量结构件局部应变,间接评估刚度或应力。
-
振动与动态分析仪器:
- 加速度传感器: 拾取振动信号。
- 动态信号分析仪/数据采集系统: 采集振动信号,进行时域、频域(FFT分析)、阶次分析等。
- 声级计: 测量运行噪音水平。
-
电气与控制系统测试工具:
- 数字万用表、示波器: 测量电压、电流、信号波形,检查电路。
- 总线分析仪: 用于诊断通信网络(如EtherCAT, Profinet)问题。
- I/O信号模拟器: 模拟输入信号,测试控制系统响应。
-
几何量具:
- 千分表/百分表及表架: 测量相对位移、平面度、间隙等。
- 电子水平仪/倾角仪: 测量安装水平度或角度。
- 量块、塞尺: 用于尺寸和间隙的辅助测量。
-
环境试验设备:
- 温湿度试验箱: 模拟温湿度环境。
- 防尘防水试验设备: 进行IP等级测试。
实施要点:
- 标准化流程: 依据相关国际标准(如ISO 9283《操作型工业机器人 性能准则和测试方法》)或行业规范制定详细、可重复的检测规程。
- 基准建立: 在检测前确保测量设备自身经过校准,并建立稳定的测量基准。
- 数据记录与分析: 详细记录原始数据,运用专业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趋势判断和报告生成。
- 周期性检测: 除出厂检验外,定期检测对保障长期运行可靠性至关重要。
通过实施这套涵盖项目、范围、方法、仪器的综合检测体系,可全面掌握机械臂的性能状态,有效预防潜在故障,为自动化生产线的持续高效、安全运行提供坚实保障。